这是一个实例
原理:BiFC检测的原理就是把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YFP)从特定的位点分割成N端部分(N-fragment)和C端部分(C-fragment),然后把N端部分和C端部分,分别放到两个不同的载体上,于是就有了两个空载体:pBiFC-VC155和pBiFC-VN155(I152L)。下图分别是pBiFC-VC155的图谱和克隆区、pBiFC-VN155(I152L)的图谱和克隆区。EYFP被分成了两段,所以不能发光。但是如果空间上靠的很近的话,就可以恢复发光。因此要研究蛋白A和蛋白B有没有互作,就分别把A和B克隆到pBiFC-VC155和pBiFC-VN155(I152L)上,然后共转染到细胞里,如果A和B互作,就会发光。还有个好处就是能看到相互作用的定位情况。
针对上述这个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这个从155这个氨基酸这里拆分的话,到底是拆分这个氨基酸还是拆分这个氨基酸的前面还是这个氨基酸的后面?
然后我去addgene上面下载上述这两个载体,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要在这个氨基酸的前面拆分。


1.关于YFP这个荧光蛋白如何切割的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在YFP的155号位将这个荧光蛋白分开。
其实似乎GFP也是可以切割的:
